“近20年,我一直在环境气候科学这个领域工作,与其中的许多科学家都有接触。对气候变暖,上世纪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学家一直有质疑;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正常现象——允许不同的声音,要求大同存小异,要看共识。”
虽然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早已落下帷幕,但“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却成为全世界最时尚的流行语,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人不能回避的焦点;更由于有国外媒体爆料:顶级科学家正在竭力推广“人造的全球变暖说”!一时间人们莫衷一是。究竟如何看待气候变暖问题?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的提出有什么样的理论依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何在?带着一些读者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齐晔教授。
低碳经济是谁提出来的
记者: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规划中一个十分热门的概念。按一般人的理解,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那么,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之后是否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齐晔:低碳经济概念最初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这个概念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技术、产业、制度和观念四个层面。狭义地说,低碳经济是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运行模式。所谓低碳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节能。无论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生活过程中,强调节约使用能源,特别是碳基能源。节能自然涉及提高能效,但仅仅靠提高能效是不够的,还必须减少总的能源需求。二是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碳密度,即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甚至企业界的迅速响应。2006年,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以及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规划了美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和具体措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的《AB-32》法案更在州一级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迄今,已有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峰会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他进一步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清华大学成立了低碳能源实验室、低碳经济研究院和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神华集团成立了北京低碳经济研究院。目前,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成为中美、中欧和中日合作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气候变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记者:就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之际,有国外媒体爆料:顶级科学家正在竭力推广“人造的全球变暖说”!堪称“现代科学中最大的丑闻”。据说迈克尔•曼的报告把“令人尴尬”的中世纪剔除了,因为那一时期的气温比今天还要高,而那是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之前数百年。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齐晔:在学术界,绝大多数科学家对全球变暖这个事实应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争议;根据科学数据,实际上从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变暖的幅度是相当大的,难以用已知的关于自然变化的理论来解释。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