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和“十二五”期间,将建30个综合性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70个专业性和区域性部级重点实验室,200个左右的野外观测试验站。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农业重点实验室体系。
重点实验室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2月18日,农业部组织在深圳召开的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几十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有关科技人员畅所欲言,对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围绕农业产业特点、生态区域特征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分层次、按区域建设综合性、区域性和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形成重点实验室体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建设,我国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相结合的创新网络。为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形成制度 各级计划向重点实验室倾斜
基地、项目、人才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说:“多年来,我们重视针对问题的农业科技项目投入,对农业科技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增长相对缓慢,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基地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科技发展的‘短腿’。”
“制定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就是要引导基本建设投入和科研经费投入逐步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倾斜,并逐渐形成制度。”王衍亮告诉记者。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在具体工作中,要逐步增加国家公共财政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力度;积极争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试验站的运行经费专项;根据建设总体规划不断更新仪器设备,提升创新“硬”实力。鼓励国家及省部各级各类农业科研计划向重点实验室倾斜;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支持依托单位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基金和企业战略性创新投资,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模式。
“四个转变” 让分散基地成有机整体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整体布局不够完善,一些实验室定位不明确,学科布局和区域布局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实验室之间业务交流和互相联系不够密切,没有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有效关联,未能形成科技创新合力。部分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还不强,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力量分散,对行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握不准。这些问题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打造30个学科群。以30个综合性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170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以200个野外观测试验站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四个转变”:在建设方式上由“评”向“建”的转变,在功能定位和任务安排上由“无序竞争、各自为战”向“合理分工、稳定支持”转变,在考核评价机制上由基本不考核向科学分类考核的转变,在建设目标上从“促进学科发展”向“满足产业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并重”的方向转变。
王衍亮说,要以重点实验室为重要载体,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的界限,统筹农业科技资源,推进基地建设和项目、人才的紧密结合,构建具有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有利于协同解决农业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培育造就农业科技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工作格局。
张桃林要求,重点实验室还要有意识地给自己定位,不断提升自身视角的高度,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实验室之间业务交流和互相联系,推进创新活动的有效关联,形成强大科技创新合力。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