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1768 发布时间:2009-9-7 QC检测仪器网 |
随着能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节能降耗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尤其对于处在当前经济危机环境下的制造企业来说,市场的不景气、持续上涨的成本和不断压缩的利润迫使其必须要减少能源的使用,节能降耗对于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占到了全球的15%左右。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依然在呈持续上涨趋势,且增速迅猛。有关预测,到2030年我国对电能的需求将比现在增长两倍,能源消耗总量也将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位,能源形势不容乐观。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使用又存在着利用率较低的事实。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这也说明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节能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国家对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早已提出了明确目标: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同时政府也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其实现,但目前实际的节能效果仍落后于计划进度。 节能的重点是工业。从《2009中国国际工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0%以上,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占全国的37%和87%。因此,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可以说节能增效是全社会和全民的共同职责。 显然,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工业上的节能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绝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设备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能耗指标较高,以及总体用能效率低的现象,节能空间十分显著。 我国的制造企业也普遍拥有实现节能降耗的愿望。在中国经济与世界逐步接轨后,企业的利润在减薄;而同时由于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的成本也在增加,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着发展的压力,对节能降耗的渴求特别大。 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更换节能设备已经成为企业向前发展、提高竞争力,甚至说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 从技术上来说,工业节能点有许多:从发电过程到输配电过程,从用电消费到能源管理,从生产制造到运输装配,都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对于一家制造型的企业来说,节能最大的空间来自于配电管理和生产制造的节能。 通常制造企业选择的主要节能产品包括:高效电机、高效变频器,以及高效能源管理系统。而实际上,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理念,优化生产工艺也不失为节能降耗的一个好方法。 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企业采用高效的电动机可以比使用一台普通的电动机节能30%~40%;而变频器则主要应用于风机和水泵上,节能效果也可达50%以上;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则可帮助企业监控能源的使用情况,对重要的耗能点实施改进措施。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很容易忽视的是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理念对生产工艺优化这种方法。其实,采用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手段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可以让客户省去许多麻烦的工艺过程,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客观上来说也是一种节能的好办法。 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节能推进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技术上,而是在理念上。许多制造企业在购买设备时主要考虑的是购买成本,而往往会忽视实际运行成本。而实际上,许多设备的运行成本都要大于购买成本,如一台电机的实际使用其能耗成本占其生命周期总成本的97%~99%,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电机的购买成本仅占生命周期总成本的1%~3%。 毫无疑问,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采用高效电机要节能许多。 节能为众多节能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掌握强大创新能力的节能企业来说,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