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无损检测技术与工业发展和民生问题紧密相连、相伴相生。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开展电力、冶金、机械和汽车制造等工业方面的建设,而工业的建设离不开无损检测技术的有力支持。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帮助人们在生产中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也为生产高精尖产品提供了精确的标准。鉴于此,从1954年开始,我国从事工业建设的人员渐渐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开始从前苏联和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逐步引入无损检测技术和设备,并且广泛应用于生产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整体经济的进步。
零的突破——我国无损检测各个领域的“第一”
从1954年开始,中国的科研人员开始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短短三年,也就是1957年,中国第一台超声波探伤仪诞生,这标志着中国无损检测技术从向国外引进进入到自主开发的新阶段。1958年,中国在工业射线检测方面有了零的突破,可以自主生产工业射线检测用胶片;同一年,首台便携式磁粉探伤机研制成功;1962年,第一台涡流检测仪研制成功。在无损检测各个领域的开发中,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和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应用开展相对较晚,直到1978年,第一台红外热成像仪研制成功,该技术在电力和石化行业开始推广应用。同一时期,各种声发射仪陆续研制成功,并且在航空航天和压力容器领域开始推广应用。
质的飞跃——我国无损检测各个领域的“跨越”
(1)超声波检测技术:1964年,管材超声自动探伤系统研制成功;1988年,第一台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研制成功。近年来,TOFD超声检测系统、超声成像系统和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检测系统等设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射线检测技术:1960年,第一台轻便型源γ射线探伤机研制成功;1964年,第一台X射线探伤机研制成功;1991年,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了第一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1993年,γ射线源CT机研制成功;1995年,γ射线源的康普顿散射成像系统和工业探伤用射线加速器研制成功。近年来,在射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中,射线成像缺陷自动识别技术、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以及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3)声发射检测技术:1986年研制出36通道声发射仪,1996年研制出基于PC/AT总线和Windows界面的多通道声发射仪,1998年,数字化全波形多通道声发射仪研制成功。声发射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测方面应用最多,在航空航天方面也有重要应用,比如飞机结构疲劳裂纹的萌生与生长监测,这为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和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4)红外检测技术:1996年,HSY-01型红外扫描测温仪研制成功。近些年,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液化石油气储罐、反应器、加热炉和高温压力管道等设备的检测工作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房屋热诊断技术、红外热波检测技术也逐步开展了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5)电磁检测技术:1962年,第一台涡流检测仪研制成功;1993年,我国第一台数字化、多频和多通道涡流检测仪研制成功;2000年,首台金属磁记忆诊断仪研制成功。短短十多年,我国常规涡流检测仪从第一代的模拟式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全数字化,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以及磁记忆检测技术等领域发展都相对较晚,基本都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开始从国外引进并开始进行研究,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在许多关键技术方面却有很大的突破,并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开展了许多大型的工程建设并逐步对一些高污染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同时,政府也开始对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这极大地刺激了无损检测的发展。目前,无论从从业机构和人员方面还是创造的价值总额方面来说,我国已然成为无损检测的巨大市场。虽然在一些关键技术、技术服务以及标准制定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实际研发和应用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这都不能阻止我国无损检测事业的蒸蒸日上。我国的无损检测在世界无损检测领域也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切事实都为我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辉煌!
记者:北国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