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5105 发布时间:2009-7-31 QC检测仪器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于1979年3月29日在北京成立,目前拥有个人会员42000余名,高级会员2000名,团体会员2100个。 下属专业分会41个,联系指导地方学会29个,(见附表)。另有特设委员会10个:专家工作委员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期刊工作委员会、仪器仪表用户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自控工程设计委员会、节能检测与调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产品信息工作委员会。
自1980年以来,先后与美国仪表学会(ISA)、英国测量与控制学会(M&C)、日本测量与控制学会(SICE)、新加坡仪表学会(ICS)正式建立双边友好关系。同时与法国科学技术总代表处测量委员会、国际自控联盟(IFAC)和国际计量测试委员会(IMEKO)的有关专业委员会,委派委员建立了联系。另外,参与筹备和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仪器仪表和控制学会联合会组织(APFICS)和国际仪器仪表展览联盟(worldFIMA),并与香港工程师学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台北、高雄市仪器商业公会建立了联系。
学会成立30年以来,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会员服务、学术交流会议、国际交流、继续教育与培训、科技咨询、科研成果鉴定、项目评估、科技奖励、科技展览、产品鉴定、市场调研、科学普及、期刊出版、科技人员资格认证等等。这些活动总会和各分会平均每年合计约三百项,三十年共计约九千项活动,每项活动多则六、七百人,少则二、三十人,所以共计约有四十多万人次参与学会的各项活动,若加上总会和各分会历年来举办的几十次展览会的参观人数,则三十年来,应有超过一百万人次参加学会的各类活动。如再算上总会和分会主编的十几种刊物和报纸以及几十种丛书、专著、论文集的读者,那所覆盖的科技人群就更为广泛了。
以上说明,在社会活动的体系中,学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织,学会的组织健全和耀眼的活动,亦反映一个学会的生命力和对仪器仪表科技人员和事业的贡献。由于编写了学会三十年大事记和纪念册,下面,我对仪器仪表学会三十年的历程,不按传统的套路去总结,而是对三十年来学会的一些突出的特点进行回顾。 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应运而生。 有一首著名歌曲《春天的故事》开头就是“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 ”。我会正是在这个天翻地覆改革开放的躁动的春天里诞生的。 回顾历史,一九六一年建立了中国计量技术与仪器制造学会筹 备委员会,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筹备委员会作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筹委会工作完全停顿下来,一九七八年七月在原筹委会副主任孙友余(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筹备组,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当时近300个单位向学会筹备组介绍了600多位仪器仪表战线上的著名人士和科技骨干,并推荐了理事会的候选人员,各有关单位共报送了580余篇论文参加学术交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中国科协副主席刘述周,一机部副部长孙友余、沈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赵东宛等出席了大会并表示祝贺。其中特别要提出的是:严老在讲话中说“中国有句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仪器、机器”。代表挂靠单位一机部副部长孙友余说:“作为挂靠单位,我们对学会发展工作所需的条件给予大力支持,但一定要避免行政代替或干预学会的工作。”
学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我想举三个例子说明:
1、1981年4月国家编制委员会下达(81)号国编字28号“关 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编制问题的通知”文中规定“经研究,同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事业编制30人”。因此,我学会即在财政部有了户头,至今仍有国家财政的一些拨款。更重要的是在以后频繁的机构改革和缩减编制中,我会因国家编委的文件而能保持稳定。当时的140多个学会中只有7个学会争得了编制的文件,也是编委领导的思想解放,才能做出此大胆决定,后来一看学会太多才刹车。
2、1981年4月由国家科委、外交部、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联合呈报国务院“关于1983年春在我国举办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和展览会的请示报告”。此活动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美国仪表学会、日本测量与控制学会共同举办。谷牧、姚依林、薄一波、方毅、姬鹏飞等副总理作了批示同意。当时在中国,是首次打破中国贸促会对国际展览的垄断。后于1983年9月、1986年3月、1988年4月分别就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和展览会(MICONEX)第二、三、四届上报国务院,共同举办单位增加了英国测量与控制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得到李鹏、张劲夫、姚依林、吴学谦、宋健、邹家华等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 MICONEX至今已在北京上海举办了19届,并于1994年10月成为中国第三个成员参加了国际展览联盟(UFI)。 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中国总理李鹏、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为MICONEX题词祝贺。我们也总结出学(学术会议)、展(展览会)、技(技术交流)、贸(贸易洽谈)、转(成果转让)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3、1982年12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向中央建议成立“仪器仪表展览培训中心”,经方毅副总理批示请科学家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于是由中国科协出面邀请沈鸿、汪德昭、王大珩、陶亨咸、杨家墀、李文彩、朱良漪、支秉彝、黄俊钦十名科学家座谈,一致认为其成立是必要的。再次上报国务院,经方毅副总理,国务委员兼计委主任宋平批示同意,于1984年由国家计委和一机部将其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后由国家投资一部分,学会自筹资金一部分,于1990年9月建成验收,后命名为仪器仪表大厦。学会秘书处于1991年5月迁入大厦,开展仪器仪表展览培训和仪表节能应用方面的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学会只有使用权,不拥有产权。仪器仪表大厦于2006年由产权单位出售给神华集团,仪器仪表学会秘书处按补偿搬迁至北京锦秋国际大厦办公。 以上三个例子,使学会有了编制,有了办公房子,有了经费来源的MICONEX活动,这都是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所带来的以前不能想象的结果,雄辩的证明学会是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应运而生,发展成长起来的。
二、 国家领导人对仪器仪表学会活动的关怀与重视。 学会成立以来,包括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在内的4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加过学会活动或对学会活动做过重要批示。特别要提出的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有邓小平、江泽民两代领导人对学会建议有过批示或题词 。1979年4月5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向国家呈报“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几点建议”,4月28日邓小平同志作了“请方毅同志考虑”的批示,4月29日方毅副总理做了批示:“这是一项极重要工作,我完全支持,请秋里同志批示”。在做了调查研究后余秋里副总理于6月29日向国务院提出报告,主要内容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建议成立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1979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1987年5月16日,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为我会《中国仪器仪表报》创刊两周年题词为“愿中国仪器仪表报传播新技术,介绍新产品,传授新知识,交流新信息,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2001年,我会协助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陈清泉院士起草信件,向江泽民主席首次提出在国内建立“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议,此建议由我会呈报时任中国科协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转呈江泽民主席,后江主席向工程院宋健院长交办。目前此项工作正由工程院、人事部、建设部具体实施中。我会于2005年成为中国科协工程师资格认证十个试点学会之一。我会建立了十个培训点,委托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编写了四十万字的两本培训教材。迄今已培训和评审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资格人员367人(高工145人)。另于2007年,我会与英国测量与控制学会M&C经多次协商,签订了工程师互认协议。目前中国已有7人获得英联邦工程师资格,其中6人为特别工程师(CE),他们在国际工程设计中的签字在世界上是有效的。
建国以来,六任总理除周总理外其余五位总理均参加或批示过学会活动。 如: 华国锋总理在 1979年7月5日对我会成立大会向国家建议,后经余秋里向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的报告上圈阅批示同意。 1982年1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向中国科协并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呈报“科学家建议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步伐”(其中形象地提出,飞机没有航空仪表是不能起飞的)。 赵紫阳总理 1月26日批示“科学家的建议是正确的,请着人研究分析一下,能否提出几项加快仪器仪表工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政策出来”。
李鹏总理 除1986年3月,1987年3月对学会举办第三届MICONEX做了两次批示外,于1986年4月出席第二届MICONEX开幕式并为大会剪彩,1988年2月20日为MICONEX’88题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发展仪器仪表工业”。
朱镕基总理 除1988年5月参加MICONEX`88活动外,于1996年3月16日对我会1995年1月组织的二十位院士“关于振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建议”做了批示。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