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解析研讨机构中仪器仪表装置的养护整治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1746 发布时间:2011-11-29 QC检测仪器网 |
1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方式划分
目前,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各不相同,内部管理机制千差万别,在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方面也不尽相同。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维修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共有以下几种情况:
1.1按维修管理成本划分维修管理模式
1.1.1非营利性质的维修服务中心
此类通常归属于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对高校的仪器设备维修提供免费服务。但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暴露,如各使用单位对该部门依赖性过强,维修人员精简,维修力量薄弱,工作量大增,导致维修不及时。随着仪器设备种类的增多、类别的复杂,维修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越来越强,少量维修人员无法掌握各项技术,无法适应新趋势。
1.1.2营利性的维修服务队
此类是对校内外开展仪器设备维修的一种独立实体,通常由成员自愿组合,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实行自支自收,自负盈亏;其通常会按仪器设备类别分为不同服务队。由于分工较细,因而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维修工作程序也较为规范,承担一些批量大、技术复杂的通用设备维修。但此种模式一般适合规模大、专业种类多、人员配制多的高校,需要考虑的是可能存在人员编制或流动性强等问题。
1.1.3外包模式
此类为取消校内维修部门,按仪器设备的类别把维修工作推向市场。如把专业性不强、较为零碎的小型维护维修交由一般性的维修服务公司承担,或把设备维修工作承包给生产厂商或专业维修厂家。这一模式有利于把设备管理部门从琐碎的日常维修事务中解脱出来,保证集中精力完成设备宏观管理;但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对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往往会导致维修经费使用的可控性差,维修及时性差、维修周期长等问题。
1.2按维修资源划分维修组织形式
1.2.1分散管理
其组织形式是将全部的检修工作分散到各使用单位。此种形式虽然操作联系方便,配合紧密、但检修力量分散、技术人员薄弱,难以完成大中型维修;检修工具设备利用率低,易出现重复购置现象。 1.2.2集中管理
是将全部的检修工作集中到各二级学院或校级主管单位,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筹安排。此种形式不利于及时处理各项小型维修,易出现维修不及时,维修效率低等情况。
1.2.3混合管理
是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
1.2.4专业化管理
是设立专业的维修单位来进行管理的组织形式。
影响维修管理成效的其它要素
除以上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组织形式等影响维修管理成效外,还有以下影响维修管理成效的要素:
2.1仪器设备的购置情况
在采购仪器设备的过程中,是否了解市场行情,掌握设备的发展新动向,是否考察选购仪器设备的型号、性能、质量、价格、厂家(销售商)的信誉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都会对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效果产生影响。 如果采购的仪器设备质量可靠、价格低廉,售后服务条件良好,就可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维修故障出现时厂家的及时维修,确保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如果不注重以上购置情况,极易导致出现小修变成大修,维修费用增加,厂家维修不及时,修理不到位,造成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
2.2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情况
是否依据仪器设备的价值及重要性,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类别划分,是影响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将仪器设备分为关键类、次关键类、普通类(关键类仪器设备一般价格昂贵,技术先进,是学校的重点科目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学术水平。次关键类仪器设备价格也较高,一般归属于各二级学院,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普通类仪器设备数量最多,属于通用设备,同类设备较多,相对分散)。并按照分类,采取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管理,如关键类仪器设备重点管理,次关键类设备一般管理,普通类仪器设备简化管理。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效率,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2.3仪器设备使用保养情况
仪器设备尤其是关键类和次关键类的仪器设备,是否进行提前的专业性培训,是否讲解使用操作方法,并针对仪器设备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建立重要仪器设备的维修日志,是否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及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等情况,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的使用。如果培训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忽视常规维护保养,就会出现使用不科学,从而损坏仪器设备,影响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维修,甚至仪器设备的报废与重新购置等问题。
3绿色维修理念及各高校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仪器设备的维修,有人提出了绿色维修的概念。“所谓绿色维修是指以设备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和环保为标准,以先进技术修复、改造失效设备或提升性能为目的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的总称。”
1)我认为,高校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应提倡绿色维修的理念,不仅考虑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成效,而且考虑维修管理成本。如我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28亿元人民币以下全部的人民币为单位,仅以多媒体CAI教室为例,每个教室每年的基本维护费约1万元(不包括突发性的、大型维修和设备更新费用)。我校现有多媒体CAI教室73个,以此推算,每年仅该项费用就将支出73万元。除此以外,学校还有各类机房、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实验室、生产生活服务基地等单位的仪器设备,这些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的维护费用将是个庞大的数字。因此,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加强仪器设备维修的成本核算,不仅能减少维修量,而且能有效的控制和节约维护费用,从而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2)我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维修管理。
从维修管理的组织结构上,采用学校设立设备管理部门,归口统一管理全校的仪器设备,以主管部门为主,使用部门为辅,划分清各自的责任、资金分配权限。主管部门承担维修管理、使用保养的技术指导,统筹规划维修费用等工作;使用部门承担应急维修、仪器设备保养、自查工作。
3)从维修管理的人员配备上,设备管理部门中的维修人员学历、职称类别要合理搭配,在编人员与流动人员结合,流动人员可以由校内有专长的教工、勤工俭学的各专业学生(如光学、机械类专业)组成。
4)从维修模式上,可以采取部分外包与校内自修相结合;从维修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混合管理;从维修管理要素上,注重仪器设备的购置情况,并区分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充分利用保修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磨合使用;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区分重点管理、一般管理、简化管理;要落实仪器设备的责任人,实行校、院、使用单位、责任人层层监管,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维保计划;使用前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日常的管理监督,实行巡检与自检相结合,抽查与自查相结合。
从维修主动性上,区分事前维修(计划性维修)、事后维修。对仪器设备运行进行随时监控与检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以预防维修、跟踪服务为主,减少由于仪器故障造成的对教学科研生产工作的影响以及时间、经费、人力等方面的浪费。
4)从维修程度上,区分小修、中修、大修。小修以更换个别零部件、低值易耗品为主,各使用单位可自行解决;中修以更换修复少量重要部件为主,校正仪器设备的精度,可以由校内专业维修队伍及时处理解决;大修以全面检查,整机更换修复主要部件为主,可以由厂家或经销商外包维修。
5)从维修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上,可以利用高校的网络平台,建立反应迅捷的维修管理反馈信息系统,实现网上报修与网上维修相关信息的收集。
4结束
总之,高校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要遵循节约、高效、便捷的原则,提倡维修管理的成本核算。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体制、规模,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维修管理模式和方法,一切以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甚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组建专业化的维修队伍,成为高校自立创业的新试点。
通讯员:羽轩转载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