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全面解读我国“十一五”时期装备工业发展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1708 发布时间:2011-3-11 QC检测仪器网 |
在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到五年来政府做过的主要工作,特别指出,十一五期间,“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一个门类特别提出来强调其“总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明显提高,在多年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第一次。
对于这些年来我国装备工业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深有感触。“两会”期间,他结合总理报告,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装备工业发展进行了一番全面解读。
发电设备 从净进口到出口大国 在张国宝眼里,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近代史上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屡战屡败,除了政治腐败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装备大不如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说起百年前国人以弓箭长矛应对侵略者火枪大炮的历史,张国宝不禁扼腕痛惜。
改革开放初期,张国宝进入当时的国家计委,负责机械行业的技术引进。“国门打开以后,发现我们的装备技术水平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在发电设备方面,我国当时能自主研制的最大规模机组为12.5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则是一片空白。
经济要起飞,离不开电力的强大支持。为了突破能源瓶颈,加快电源建设,我国一方面从国际上引进先进燃煤机组,另一方面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电设备发展之路。
张国宝以绥中电厂为例,形象地阐释了近十年来我国在燃煤发电机组领域所实现的巨大飞跃。绥中电厂前期安装的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两台80万千瓦发电机组,近年来又增加了两台东方电气生产的百万千瓦机组。俄罗斯机组代表了当时国际燃煤发电机组的先进水平,而进口机组与国产机组在同一个电厂运行,比较起来更有说服力和典型意义。
首先从造价来看,俄罗斯机组每千瓦造价为6561元,国产机组为3373元,国产机组比俄罗斯机组每千瓦造价节省将近一半;从每千瓦时煤耗来看,俄罗斯机组是326克,国产机组是282克,而每千瓦时少耗1克煤,意味着全国可节省煤炭360多万吨;再从厂用电率(电厂自己消耗的部分)来看,俄罗斯机组是6.55%,国产机组则是3.94%。国产机组各项性能指标都大大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火电设备成就喜人,核电设备也毫不逊色。“我国核电设备生产能力这些年进步非常快。”张国宝介绍说,我国最早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用的几乎都是法国进口设备,“以后又上了岭澳一期,国产化率我估计最多也就是30%-40%。”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但是第一台3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压力容器仍需要拿到日本去生产。到了岭澳二期,国产化率已经迅速提高到70%-80%。
从不会生产30万千瓦及以上设备到今天可以生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30、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已占全国装机容量的70%,每年出口2000万千瓦左右的发电设备,年出口电力设备500亿美元以上,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国内火电行业就从高温高压、亚临界机组进入到了更高参数、更大容量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时代,完成了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产业升级换代之路。
特高压输变电 成就国际瞩目 谈到我国在高压输变电设备方面取得的进步,张国宝十分自豪。“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500千伏输变电设备,到现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并实现完全国产化。我国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已经国际领先。”张国宝介绍说,我国现已建设完成两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并相继投入运营。“一条是云南到广州,另一条是四川复龙到上海奉贤,都是±800千伏。”
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设完成了晋东南到湖北荆门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线路。“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湖北夏天水多,不缺电,还要往外送;到了冬天枯水期,电就不够了。通过晋东南这条线,就可以向湖北补充电力。虽然不是很多,它起码一百四五十万千瓦是有的。就支援了湖北的枯水期的用电。丰水期的时候水多,水电发得多,通过这条线路又可以把电送到晋东南。”
张国宝特别强调,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国际上没有,我们搞的是第一条,所有的设备都要靠自己研制。“摆在30年以前,我们啥都要引进。现在我们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而且我们搞的这个标准已经被国际电联吸收作为特高压的标准。这就是我们装备的进步。”
“我们自己研发出来而且实际应用了,引起国际上很大的兴趣,来考察的人很多,光我带他们看的就很多,像巴西能源部长、俄罗斯来的领导,我都带他们到奉贤变电站去看过。”张国宝介绍说,我们做的变压器目前已经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州,有100多台老旧变压器需要淘汰更新,新采用的都是从我国采购的变压器。美国现在也用上了沈阳特变电工生产的500千伏大型变压器。“技术进步确实非常惊人。”
谈到关于发展特高压的有关争议,张国宝笑称,“其实这个东西也没有必要再争论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里,不是有个16大专项吗?另外还有个20项需要优先发展的技术,这里头已经把特高压写进去了。那是经过国内大部分专家论证,国务院最后拍板才写的。” 张国宝表示,在这次“两会”期间,他所在的那个组就有好几个省要求发展特高压。重庆团在一份提案中明确表示,希望“加快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加快四川-重庆特高压交流通道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雅安到重庆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宁夏自治区也有政协委员提出,需要再建一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此前建设的从宁夏到山东特高压输电线路已经投入运营,相当于每年向外运送1000万吨煤炭。提出这类要求的还有陕西省。“好几个省强烈提出来。以前在国家能源局局长岗位上,我受理的人大、政协提案、议案当中,有40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求上特高压。这个人数可不算少了。”
提前5年 圆梦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2003年5月7日,张国宝在国家发改委《经济情况与建议》上发表了题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张国宝写道,“当我列出这一标题时,可能会有人质疑其现实可能性,希望它不要像某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式目标。这也是我久久思索而又不敢轻言的一个原因。”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顾虑,是因为截至2000年,我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仅为8%,而同期日本、韩国和欧洲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5%、33%和16%。
但是,通过回顾世界船舶制造中心转移的历史,张国宝发现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船舶制造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船舶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很大;发展船舶工业可以带动配套机电设备制造业和钢铁业的发展。
通过将中国与韩国、日本的细致比较,张国宝更加增强了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信心――在劳动力成本上中国有优势,在钢铁和机电产品的配套能力上,中国也不输于日、韩,“关键在于发展战略的选择。” 接下来,张国宝认真分析我国已积累的有利于船舶工业腾飞的因素、世界船舶市场的潜能和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初步规划设想,充满信心地提出,“我相信经过‘十五’三年,到2005年船舶产量从现在的400万吨提高到600-700万吨应不成问题。到2010年船舶生产能力争取达到1300-1500万吨,届时占国际市场的份额接近30%,价值25-30亿美元。再经过5年到2015年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届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将不再是梦!”
张国宝的预言提前得到了应验――到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452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19%,比2000年已经翻了两番;2007年上半年,我国船舶业手持订单量和新接订单量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到2009年底,我国当年造船完工量占世界份额的34.8%,仅比韩国少1.1个百分点;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份额的61.6%和38.5%,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到2010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40.4%,提前5年实现了张国宝提出的“到2015年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
在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同时,我国也在坚定地向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迈进。 LNG(液化天然气)船由于所装载货物的特殊性,造价高、建造难度极大,被誉为世界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过去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国造船企业的“禁区”。
5年前,我国开始在广东惠州的大亚湾进口澳大利亚的LNG,同时开始在沪东中华船厂建造LNG船。“沪东中华人不负众望,从最初引进法国大西洋造船厂14.7万立方米薄膜型LNG船技术,到现在已经自主开发出17.4万立方米电力燃油驱动的新型LNG船,很不简单!”说到我国LNG船的发展历程,张国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1月15日,刚刚退出一线领导岗位的张国宝应邀参加中船集团公司举行的美国埃克森美孚/日本商船三井中国LNG造船项目中标签约庆祝仪式。在那个仪式上,张国宝颇为激动地说道,“埃克森美孚是世界最大的也是受人尊敬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商船三井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公司,而且日本船东一向以对质量严格要求甚至是苛求而著称。这两家国际知名公司选择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这批LNG船的建造者,充分表明了他们对沪东中华的信任,也是对中国船舶工业的信任。”
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重大装备 从火电设备、核电设备到输变电设备,从船舶工业到石油石化重大装备,从风电风机叶片、轴承、齿轮箱到太阳能、数控机床,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交流,张国宝意犹未尽。
“依托重大工程,加强组织协调,这是我们多年来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的宝贵经验。”张国宝感慨地说,国家能源局既负责重大能源工程,又负责能源装备,这为依托重大工程推进能源装备自主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初,在国家能源局的“三定方案”中特别确定能源装备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设立了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近几年,三峡水电机组、LNG船、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空冷机组、风力发电机组、长输管道、核电、特高压输电设备等装备自主化工作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重大装备国产化必须依托重大工程项目。”谈到“十二五”时期我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张国宝再次强调这个观点。张国宝认为,重大装备研制技术难度高,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长,首台套的应用推广难度大。因此,在重大装备研制和推广初期,必须加强政府的协调和组织,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此外,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需要用户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张国宝介绍说,我国许多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都是在用户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实现的。如中石化公司和中石油公司积极采用沈鼓集团制造的压缩机作为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结束了“乙烯三机”长期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的历史。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还必须借助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张国宝说,我国是一个大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给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不同阶段,瞄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前瞻性地选择一批重点产品和技术,组织推进科技攻关和重大装备自主化;要优先支持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重大工程急需、产业关联效应强、能够大量替代进口的产品。“上世纪我们组织研制的‘9大设备’、‘12项重大成套装备’和近年组织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核电设备、大型空冷发电设备等,都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要立足于开放式的自主创新,这是张国宝发展民族装备工业的有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并不矛盾,应该将两者辩证看待、有机统一起来。“现代化是买不来的。”面对最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强化对中国转让技术的控制,禁止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向中国转让和出口的局面,张国宝语重心长地表示,“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