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日前,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
本次调查涉及18个关键词,包括社会保障、司法公正、个人收入、反腐倡廉、医疗改革、房价调控、物价调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教育改革、就业问题、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拆迁、个税改革、户籍改革、交通治理、国际地位、网络诚信等。
截至2月21日23时,在2011年你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中,“食品安全”以12218票暂居第九,“社会保障”、“司法公正”、“个人收入”、“反腐倡廉”、“环境污染”、“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依次排名前八位。
目前,共有8048人次参与关于“食品安全”调查。80%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根源是监管不力,64%认为企业唯利是图。针对如何营造食品安全环境,42%称应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41%称应建立完善、透明的消费者事前监督机制。针对监管,50%建议处理相关责任人、追究渎职者责任,25%建议相关部门应保证和保持相关信息的持续公开透明。
2010年,网友最关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分别是:49%关注转基因食品,地沟油、奶粉、面粉增白剂分别占26%、10%、10%。
网友感言: 民以食为天 ,还有比天大的事吗?!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就是天大的事。”有网友说,“三聚氰胺为什么会起死回生?”,“食品安全是我国最迫切需解决的事。” 123.122.103.★ 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到香港的食品要重重过关,而对我们的食品安全,看上去怎么不那么重视呢? 60.217.232.★ 现在,许多水果、蔬菜、各种肉类、蛋类以及其他食品,加上了这样那样的添加剂、防腐剂、催熟剂、催红素、以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的添加剂。谁敢吃啊!甚至个别不法分子在贪图利益,真该好好监管! 123.235.40.★ 说到食品安全,有些人为了金钱,什么亏心事都做得出来! 网友建言: 扬善惩恶 建立诚信档案严惩利欲熏心者 对于老百姓“天大的事”,网友建议,需惩恶扬善、齐抓共管,奖励有良心企业、严惩利欲熏心者。而严惩不妨先从国家相关监管机构开始。 123.235.43.★ 关于食品安全,应该在全社会建立企业和公民的诚信档案,定期对不良信用记录给予曝光,让破坏食品安全的个人和企业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 123.150.197.★ 对于中国乳品行业的整顿、淘汰、重审、发证等,要提高准入门槛,更要治理整顿、对不负责任的监管机构进行严厉惩处。 123.150.197.★ 国家可以尝试,奖励揭发业界黑幕者、揭发造成食品隐患的个人或企业以及有良心的企业,以实现有效监管。 221.204.214.★ 食品安全,关键是加大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人员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工商、食品卫生、农业、市场监管等权力机关的问责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真管的局面。 网友期待: 彻查食品安全 问题食品要向全社会公布 食品和药品一样,关乎生命,不仅要查,要严查,要早查,不要等到出了人命再去查。同时,要加大力度彻底查验。 221.204.214.★ 食品安全,不要等记者或老百姓告知了才去查,也不要等出了事或出了人命再去查。为保护老百姓对食品的安全消费,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尽职尽责。 123.150.197.★ 加强对食品、药品的监督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必须认真负责地监管,对暴露的问题要全面向老百姓公布,这才是对人民负责。对厂家也要重罚,以示法律的威力。 国家层面: 今年8项重点工作点 彻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月18日,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面执行食品安全法,彻查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坚持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并重,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1年将从八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八项重点分别是: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等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切实保障食品重点品种的安全。 ——严格规范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监督企业落实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及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 ——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全程监管机制。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努力解决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消费意识和能力。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