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打破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瓶颈.科学仪器协作有助突破发展 |
打破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瓶颈.科学仪器协作有助突破发展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1545 发布时间:2010-8-25 QC检测仪器网 |
一边是价格不菲的大型科研仪器闲置在实验室,一边是中小企业买不起科研仪器无法创新,科研仪器共用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打破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科技瓶颈。通过少量的资金鼓励仪器设备的对外共享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的现象,既盘活了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运行补贴有效地调动了仪器拥有单位、机组和分析测试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仪器使用率,完成了一批重要的科研任务,机组通过开展协作共用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明显的。
目前我国在仪器协作上仍存在不少问题:
1、科技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下。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已超过英国等西方国家,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而发达国家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高达170-200%。如Modis卫星接收系统在美国仅有16套,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各有一套,他们都通过共享来满足需求,而我国已购买了17套,仅在北京地区就有8套,还有80套的购买计划等待实施,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
2、资源的配置、使用分散,浪费了有限的科技投入。根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中国的科技研发经费只有美国的4.7%、日本的8.9%、德国的27%。我国的科技资源分散在众多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中,由于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投入管理和协调机制,一方面,各部门之间争资源、上项目,大量重复购置仪器设备,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经费分散。另一方面,由于分散和重复,资金往往不足以购买完善的配套辅助件,仪器设备质量普遍不优,不仅整体水平不高而且缺少真正的具有顶尖级技术含量的仪器设备,加之缺乏运行维护费用,许多仪器设备呈低效状态。
3、缺乏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具体法规和运行机制。在我国科技资源管理工作中,没有制定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使科研单位普遍缺乏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没有出台可操作的共享运行机制,导致科技资源共享无章可循。另外,传统的小农意识也束缚了科技资源共享。
4、科技资源共享信息渠道不畅通。由于科技资源分布状况的信息网络不健全,共享的信息渠道受阻。一方面许多单位和科研人员不知道谁想共享自己的资源,而不能提供共享服务,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单位和科研人员不知道该去何处共享自己所需的资源。
5、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和严密的管理措施,我国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高校的科研队伍整合状况不容乐观,校与校之间、校内各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未形成巨大的人才优势。
仪器协作的发展所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通过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的扶持,经科技部和财政部通力合作,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步形成了跨部门、跨区域、多层次的资源整合共享体系,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支持和基础条件资源保障。同时,按照"分层建设、分级管理"的平台建设整体部署,各部门和地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平台建设工作,为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但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增加,科技资源的使用率低下和重复浪费现象仍日趋明显。
1、抓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整合分散在政府、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企业的各类科技资源,促进"协作、共用、服务"的保障体系。改变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效率低下的状况,注重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实现由数量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二是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融入社会于经济发展中。
2、建立运行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协调,共同制定出切实可操作的共享投入、运行规则和服务执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地方经济优势,建立起区域性的共享网络,由区域性再向全国性推广和普及。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以最权威的形式保障着参与共享的各方权益,赋予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合法的身份,明确国家科技资源的归属权,明确依托单位的责、权、利,推动国家与地方、科研单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3、转变观念,构筑信息交流渠道。改变因封闭的研究环境,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而导致科技资源重复购置和分散浪费的状况,彻底破除和摒弃将占有的资源作为经济收益主要手段的做法,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人们自觉地树立一种共建共享、互相赢利的观念。畅通科技资源共享的信息渠道,尤其是要利用网络的优势使研究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清楚地了解科技资源的需求方。
4、实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打破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和垄断,创建一种新的共建共享机制,向社会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提高仪器设施使用率,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继续注入专项经费,将各地已建立的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有效链接,形成全国大型仪器协作共用服务网络和大型仪器数据信息库,逐步扩大共享仪器的种类和数量。在共享的范围上,使用财政资金构建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除有特殊用途外,应强制性地向社会开放;科学实验基地和学科建设所购置的仪器设施首先要向社会开放,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工程中心的仪器设施社会共享情况,应作为基地和学科建设考核的指标。
5、实行科学数据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时代,科学数据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科学数据的共享是加强科学研究联合与合作的切入点,是推动国家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突破口,是实现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在科学数据的共享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反对狭隘的单向数据共享,即只要求能够共享其他部门和科研人员所掌握的科学数据,却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数据提供给别人使用的做法;二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严格对所提供的科学数据负责。在保障国家安全和不泄密的前提下,所有科技活动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应该依据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向全社会开放。
6、人才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潜力,实施对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倡团队建设。实现"局部分工,整体集成",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在资源和技术上进行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的巨大潜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保持和用好已有的科研人员资源,注重外来人才的引进,保证团队的活力。
有效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资保障
仪器协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方便全社会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大型科学仪器条件及相应的检测技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创业门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