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从2014年1月1日起,一项被水产品企业称为“检验模式大革新”的改革措施,在广东汕头出口水产企业开始施行,原先需批批检验的产品根据企业等级、产品的风险程度以及出口国家的敏感性,分别执行不同的抽检比例,抽批范围减少为5%~30%,大大减少了抽批次数,其中一类企业低风险产品的送检比例最低降到5%。
从2014年1月1日起,一项被水产品企业称为“检验模式大革新”的改革措施,在广东汕头出口水产企业开始施行,原先需批批检验的产品根据企业等级、产品的风险程度以及出口国家的敏感性,分别执行不同的抽检比例,抽批范围减少为5%~30%,大大减少了抽批次数,其中一类企业低风险产品的送检比例最低降到5%。
对于本次改革新举措,出口企业纷纷表示欢迎,生产出口单一品种的某水产公司总经理说:“对于此次广东汕头检验检疫局的分类管理办法,我的理解是对中低风险加快放行,对高风险掌握尺寸。相对过去应该批批检验的传统监管模式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生产加工多个水产品种的某公司法人李烈强也感叹:“出口产品不再批批检验,风险低的产品每20批才抽取1批肘验证检验,工作流程简化了许多,缩短了通关放行时间,产品冷藏冷冻费用减少了不少,感谢汕头检验检疫局的新政策,让我们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汕头水产加工业在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水产品出口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汕头水产品克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美国对虾反倾销、反补贴和自动扣留等各种不利因素,出口量持续稳定在8万吨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外经贸发展。据统计,2013年,经汕头局检验出口水产品共4444批次、7.85万吨、货值7.09亿美元,出口值再创历史新高,为汕头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汕头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适时出台了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进一步为辖区外贸企业减负增效,排忧解难。这些新举措包括创新检验监管模式,创新出口分类管理机制,促进通关便利化等改革举措。为落实该项惠民新政,进一步加大对出口水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汕头局率先在广东检验检疫系统出台出口水产品检验监管业务模式改革工作方案,开展对辖区水产品出口试行分类管理工作。
这项在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属于试点性质的检验新政,背靠的是汕头局打造出口水产品从源头到产品终端可追溯有效监管的配套机制,包括健全企业风险监测、完善日常监管工作制度、配备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员、推动出口水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等。汕头局的具体做法为:根据企业信用、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质量状况,将企业分成一类、二类和三类三种管理级别,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出口国的检验检疫要求、风险预警情况,对出口水产品按照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一般风险3个等级;根据出口国家的标准、要求和通报情况将出口国划分成敏感国家、较敏感国家和非敏感国家。企业、产品和输出国家不同类别相结合,依托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设定抽批比例范围,对非抽中批由企业提供对该批产品的相关安全卫生项目检测合格报告即可直接放行通关,大大减少了抽批次数,缩短了检验通关时限。
通过对企业实行等级动态管理,强化了企业诚信受益、失信受罚的正导向激励机制,真正实现从被动把关转变为主动监管,从微观检验转变为宏观监管,从质量检测转变为全面质量管理。正如某老总说:“这次汕头检验检疫局的监管体系创新,对企业、产品进行分级管理的操作思路,给企业赢得了通关时间,同时企业也感受到信任的压力。反过来讲,企业自身对于产品安全意识也会不断加强。”
新的监管模式出台后,汕头局辖区内水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响应,争相向该局提出申请,迫切希望分类管理工作早日全面展开。经过严格的考核,目前首批5家一类企业已进入实质性申报放行模式,第二批4家企业已通过批准,同意试行分类管理。目前,该项改革措施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