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环保监测中心获悉,基于空气质量标准的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暨决策支持平台正在立项,待该立项获批后,平台将立即启用。届时,本市空气污染预报预警能力将大大增强,空气质量预报将从目前的72小时延长至120小时,即未来5天的空气质量情况都可提前获知。同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六省区市的监测数据将实现联网共享,若遭遇极端天气,北京还可跟天津、河北地区,气象局、环保部等单位及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视频会商。
此外,该平台还将对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依据,可对本市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或者帮助分析北京污染的形成原因和污染因素,以此提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污染工作方案,推进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空气质量预报可提前五天
市环保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孙峰介绍,正在立项的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暨决策支持平台是基于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建立的,该平台整合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信息,其中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机动车、燃煤等污染源信息,PM2.5组成成分信息,气象条件信息等。
“目前预报的时效性是72小时,该平台启用后,将提升至120小时,也就是提前5天。”孙峰告诉记者,目前的数值预报模型,只能提供未来72小时的空气质量预报,再往前,预报的准确率就很难把握。而该平台的建立,将大大增强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预报一下就从提前3天延长至提前5天。“预报的准确率尤其体现在重污染预警这种关键时刻,如果漏报,会很麻烦;但如果报空了或报错了,相应的措施都启动了,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京津冀周边六省区市数据共享
除了预报的时间提前,准确率提高,该平台还将实现预报范围的扩大,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六省区市的监测数据也将实现联网共享。
孙峰说,北京目前的监测范围虽然也能覆盖到周边地区,但监测网格很稀,比北京本地的网格大了好几十倍,所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的数据,准确率较低。“该平台启用后,周边地区的网格会进一步加密,以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此外,在区域联防联控的机制下,北京及周边地区还将搭建区域监测网络,在此条件下,京津冀鲁晋内蒙古六省区市的监测数据将实现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即任意一方都能看到各方的信息。孙峰透露,如此一来,空间污染物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污染过程如何推进等情况都能了如指掌,对预报工作的准确度也有很大提升。
极端天气专家视频会商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还包括视频会商平台,既包括市环保局与气象局、环保部等单位的会商,也包括北京环保监测部门与河北、天津监测部门的会商,还包括与部分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会商,共同应对极端天气。“一旦赶上极端天气条件,视频会商就会启动,这将变成应急状态下的一个固定制度。”孙峰说。
此外,信息发布也是该平台的一部分,该平台启用后,将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除了广播、电视、网络、微博、手机软件等,还将增加微信平台,向公众提供环境实况信息、环境预报信息、健康提示信息等,向大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促进自觉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