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京庆祝建所50周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该所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据介绍,2001年以来,该所共发表论文191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55篇,国际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期刊论文182篇;专利授权151项(含美国专利2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54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1个;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6项,涌现出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院士等优秀科学家群体,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60年代,该所率先在国内开展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0年,以水稻为材料在国内首次成功培养花药获得单倍体。1971年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小麦花粉植株。1973年,首次发现了西藏半野生大麦,确定了六棱栽培大麦起源于青藏高原的理论体系。1976年,牛羊胚胎移植的成功,突破了传统的家畜繁殖技术。1991年,获得了克隆山羊,1994年获得了世界上首批胚胎细胞连续核移植的山羊。2001年,继出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后,又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2年,与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了水稻第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2003年,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分离鉴定MOCI基因,取得水稻分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9年,再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首次阐述了DEP1基因在中国水稻高产品种中发挥关键作用……
该所现已具有以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等研究力量;拥有以现代温室、动物中心和河北栾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试验站等网络台站为基础的支撑系统;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 遗传发育所针对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细胞分化与器官发育、生物分子网络、动植物品质分子设计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提出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理论和概念;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和培育的方法、重要遗传疾病研发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遗传发育所以国家重大任务为牵引促进了人才凝聚,引进40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研究员中有2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并凝练了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遗传发育所共主持国家重大任务16项,首席科学家11人次,形成了一支具有向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冲击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该所与嘉兴、杭州、石家庄、长沙等地合作建立了8个农业高新技术育种中心、2个繁育基地,初步形成了农作物育种基地网络。在国际上,与英、法、荷、新等国的科研院所、大学等建立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科研合作。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