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竭展开,客岁年初暴光的井冈山大年夜学论文造假事务屡被说起。
井冈山大年夜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消。www.yzjnkj.com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程度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不是真正凸起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分作为凸起贡献而庆贺并给予极大年夜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跨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若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年夜学传授饶毅。他一直对峙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承“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年夜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传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尝试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旌旗灯号。饶毅的回国在那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记之一。
记者: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仿佛其实不多?
饶毅: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若是用《让子弹飞》来比方,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甚么目标。中国此刻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捷报用甚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甚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定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尝试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此中,两篇是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