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文物防治水患保护取得重年夜突破
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年夜学(北京配合完成的科研课题"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揭露了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规律,并找到了削减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体例,填补了国际石窟凝结水研究范畴的学术空白,10月30日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手艺创新奖。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石雕的风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难题,而水是引起石质文物风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石窟石雕风化的水主要有凝结水等四种形式,因没有成立起洞窟内部情况监测系统和适合的测量装置来准确测定岩石表面凝结水量,凝结水对石质文物的影响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一直未能取得应有的重视,www.jndg.net致使凝结水形成规律与机理的研究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学术空白。
"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课题组为研究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形成规律,成立了洞窟情况监测系统并进行了持续不雅测,确定了节制凝结水生成的主控因子,揭露了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的规律。课题组操纵密闭气流循环干燥原理,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并首次测定了不同时段石窟内部形成的凝结水量和不同季候洞窟岩壁的渗水量。采用除湿机下降空气相对湿度,找到了削减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有效体例。课题于2003年11月起头,2006年12月提交验收并顺利通过国度文物局组织的验收,代表了我国在该研究范畴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并已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年夜足石刻、高句丽壁画墓等的凝结水研究中取得推广应用。
该课题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黄继忠研究员主持完成。"文物保护科学和手艺创新奖"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范畴的最高奖项,由国度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每5年评审一次。"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