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燥梯度基准 具有自动检测计算机控制的常规木材干燥室,尤其是国外进口的多采用干燥梯度基准。所谓干燥梯度,是指木材的平均含水率与干燥介质平衡含水率之比。这是木材干燥学上特殊的梯度定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梯度定义。引入这个定义主要是利于木材干燥过程中自动控制参数的确定和便于实现对干燥介质的自动控制,以达到对木材干燥过程的自动控制,其实就是以利于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的编制和控制程序的实现。干燥梯度可以直观地反映木材干燥速度的快慢。 在常规室干过程中,被干木材含水率的变化和干燥介质的平衡含水率变化都可用电测仪表法进行动态测量,可随时通过计算机求得干燥梯度,并可通过控制干燥介质的温湿度,使干燥梯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只要根据被干木材干燥的难易程度设定合适的干燥梯度,就可按这个原理控制干燥过程。 正规的干燥设备制造者,根据各自的设备特点,都能提供相应的干燥基准和具体的操作说明,但其方法,大同小异。有些自动控制装置并没有将固定的干燥基准储存在微机中,而几乎完全是由设定的参数执行全过程自动控制,即根据基准表推荐的干燥梯度范围、树种类别、干燥强度、初始温度、最终温度、调湿处理时间和木材最终含水率这7个参数来控制干燥过程。使用该方法应注意干燥室内的含水率测量点不能少于3个。控制系统以各测点的含水率平均值作为执行干燥基准的依据。由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的某一段时间内表层会收缩,导致电极探针与木材接触不良而使含水率读数失真。操作者应经常检测各测点的实际含水率读数,如发现偏离太大的失真值,须立即将该点取消,待以后的检测发现读数又恢复正常了再重新输入(干燥后期,木材内层开始收缩,表层受拉状态转变为受压状态,使探针与木材接触又恢复良好,读数恢复正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