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和含水率 |
当细胞腔内的自由水已蒸发干净而细胞壁中的吸着水处于饱和状态时,木材含水率的状态点叫做纤维饱和点。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随树种和温度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大多数木材,当空气的温度在常温(20℃)、相对湿度在100%时,其变化范围为23%—33%,平均值约为30%,所以人们习惯性认为木材在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为30%。但纤维饱和点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常温状态下为30%;60—70℃时降低到26%;100℃时降到22%;120℃时降到18%。 木材平衡含水率是指细碎木材的干燥状态达到与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温、湿度相平衡的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随空气的温、湿度变化而变化。当空气的温、湿度一定时,木材平衡含水率也一定。木材的实际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如果把木材放在这个环境中,木材的实际含水率将朝着与该环境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数值相近的方向变化。因木材实际含水率不同,这个过程产生的现象是不一样的。因组成木材的细胞中细胞壁具有从空气中吸收和释放水分的能力,当木材的实际含水率高于该环境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的数值时,木材就向空气中释放水分,这种现象叫做解吸。当木材的实际含水率低于该环境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时,木材就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这种现象叫做吸湿。无论是解吸还是吸湿,木材的实际含水率数值都将与空气中的木材平衡含水率相近后才能相对稳定不便。可以说,某一相对稳定的、湿度环境条件就决定了该相对条件下的木材的实际最终含水率。 空气中的温、湿度对木材平衡含水率的变化有决定性的作用。因环境的不同,木材平衡含水率可分为人工不可调性和人工可调性两种情况。 在天然(气干)情况下,木材平衡含水率只能随当地气候(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人工不可调性。我国幅员辽阔,一年四季中各地温、湿度情况相差较大,木材平衡含水率的数值也不一样。 |
|
|
|